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作者刘俊娟(新乡市一中,郝爱荣工作室成员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作者雷夫·艾斯奎斯的做法——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下面我来具体谈一下读过这本书后的一点感悟。
在第56号教室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堆孩子围在雷夫老师的身旁,几个孩子甚至坐在了雷夫老师面前的桌子上,大家一起积极热情的展开讨论……此情此景,是何等温馨融洽,何等温暖人心!教室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是班集体的一个“家”,是班级所有成员心灵相投的港湾。纵观我们的教室,害怕无处不在,伤害无处不在:刚刚在办公室里有说有笑的老师,一进教室就板起了脸孔;刚刚在走廊里欢天喜地的学生,一进教室就无精打采地趴在了桌子上……这些情境不一定就发生在你身上,但一定发生在你我身边。
作为人民教师,我已经工作十多年了,所教的学生们提到我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我一直也不以为然,从内心里一直认为“严肃”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当学生看到我冷着脸走进来,骚动的情绪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心里很得意,而这一条“金科玉律”,慢慢成为我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改变我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那一次学生们的课前作业做的很好,我心里很高兴,上课铃响了,不自觉地微笑着喊“起立,上课”,学生看我笑了,可能知道他们作业上表现得令我很满意,竟也面带微笑而且声音响亮地喊出他们的课前口号,在之后的整堂课中也都很兴奋,积极讨论,主动发言,而且很少见地和我争论起解题思路,这堂课就在这种愉悦而充实的气氛中结束了。
尝到了微笑的甜头,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开始注重课堂的细节,开始关注学生的表现,开始把微笑带到课堂的各个角落。记得班里有几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浮躁,上课铃响了,才慢悠悠地走进教室,走到座位上还站着环顾四周,好象在寻找目标,再“交流”几句,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我一走进教室,就想训斥他们一顿,可又怕影响其他同学上课,其他同学们也用紧张的目光悄悄地看着我,再看看他们几个也都低着头,知道自己错了,于是我就没有作声。可是第二天我去上课,又发现还是那几个孩子,上课迟到,我刚想发火,马上想到了“微笑”,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变教育的策略。“张某,王某,如果下次上课不迟到,课堂上注意听讲,老师给你们每人发一个日记本,行吗?”我和颜悦色地说。“行”铿锵有力的说到。上课了,我看见张某正对着我微笑,我情不自禁地也笑了。同学们看见我笑了,各个都精神百倍,面带微笑地坐得更端正了。我和孩子们在默默地用微笑传递着微笑,给课堂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整节课效果竟是出奇的好:课堂上再没有了压抑的气氛,课堂上个别孩子们的小动作没有了,孩子们发问的声音多了,三人小组合作读地声音大了,质疑的声音响了,表达的愿望强烈了!连最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大胆的发言,他们露出了幸福的笑脸,有了成功的欢乐!一个会心的微笑,胜过冰冷的批评和严肃的面孔;一个会心的微笑能极大地激励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我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不管心里是喜是忧,只要铃声一响,就面带笑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教室,环视大家,同学们也会精神抖擞,乐呵呵地迎候我,此时,学生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整堂课,学生理解见新,发言踊跃,我触动颇深,课的尾声,我满意地对大家说:“今天,你们的表现真好!”回顾总结这一节课,猛然发觉原来笑具有这般巨大的魔力,给学生一股暖意,滋润他们的心田,萌发学的愿望,收到教学奇效。
反思自己的课堂,我的一个微笑竟能让学生们有这么大的改变,我的微笑竟能让我的课堂从鸦雀无声到踊跃发言,这给我太大震憾了!在读了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让我更加坚信我的微笑的力量,原来我是在给我的课堂增加温度,我是把教室朝着家的方向转变。同时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我想只有两个字---恐惧,我的 “金科玉律”原来就是让学生恐惧,我的“金科玉律” 就是让我的教室充满着恐惧,虽然在成绩上有所体现,但与学生的关系却渐行渐远,和学生的隔阂越来越深。我们的教室没有让学生感到温暖,而是寒冷、害怕、恐惧……在这我想大声地对每位教师说,试着用微笑去面对你的学生吧,微笑会把我们体验到的快乐传递给学生,而学生的快乐又会成为我们最大的快乐,不用担心它是否美丽动人,或是如何的有吸引力。其实,学生并不会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从教师那真诚的微笑中得到鼓励和肯定。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摆正我们的位置,在课堂中我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微笑,而不是假笑。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才会努力的去营造家的氛围,而不是恐惧的气氛。在一个没有温度的教室中,是我们的微笑,我们和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它有了温度,一个有了温度的教室,才是我们心中的所向往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