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作业的新探索
河南省郸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刘冰
内容提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传统作业布置的基础上,对作业布置的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探索出了几种作业布置的形式。既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阶梯、操作、实践、竞赛、交流
作业的布置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传统作业布置的基础上,对作业布置的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探索出了几种作业布置的形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布置阶梯型作业
新的数学课程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千姿百态、性格各异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文化环境和自身的思维方式。这就导致了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与不同的发展潜能。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根据这一理念,我们每天布置作业,都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学困生做基本题,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中等生做变式题目和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再做些综合性很强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这样,既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可以保护学生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布置操作型作业
画一画。即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如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对所学的点、线、面、体都动手画一画;在应用题教学中,不管是低年级的简单应用题还是中、高年级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我们都要求学生用线段图把题中的数量关系画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量一量。即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如在教学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时,我们除让学生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外,还要求学生回家后用米尺量一量自己周围的物体的边的长度是多少,并把数据记下来,看谁量的数据多又准,帮助学生建立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长度观念。
做一做。即让学生亲手做一做。如在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我们没有要求学生背书上的结语,有几个数字、有几个大格、有几个小格、有几根指针等,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仿照家里的钟表自己做一个钟表面,到校后比一比谁做的最完整、最精致。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中,也弄清了钟面的结构,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布置实践型作业
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提倡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数学中我们设计了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如在学习了统计图表后,我们就安排学生去工厂车间收集生产情况信息,然后制成统率表或统计图;学过利率、利息等知识后,就要求学生去银行了解国家规定的年利率情况,然后计算出家中存款的利息;在组织学生游览时,就让学生自己设计游览计划、如何租车、怎样购票、计算费用等。这样,既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价值,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
四、布置竞赛型作业
竞赛是按照人的自尊需要和获得成就的需要而激发人们奋发努力,力求上进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适当的竞赛可以使学生对获得成功的声誉的动机表现得更为强烈,学习兴趣浓厚,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竞赛性作业。结合当天学习内容,同桌之间,小组之间比一比,赛一赛。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乘除法时,我们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同桌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赛一赛,看谁能把乘法口诀变换形式背下来,并且背得又快又对。在比赛时,两者之间互相监督,互相评价,最后自我评价,明确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又在比赛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建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布置交流型的作业
随着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数学学习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在合作交流中,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样。所以,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方法后,我们就试着布置一些交流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既减少了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加了学生的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的良好习惯。
实践证明,我们这样布置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9月发表在《小学数学教育》第九期上)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刘桂建。浅析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变革[J].新课程学习,2009,(09)
[3]马金萍。邵飞。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案例研究-《教师教学发展能力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J]?.2017(1)
[4]朱茂元。浅谈小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2,(02)
[5]张震江。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