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巧用资源”技法 审视身边成功课堂
——学习笔记之穿插引进,巧用资源
谭彩玲
这一周,读余映潮老师的《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20-40讲,速度极慢,因为我被21讲吸引住了。在读了后面几讲之后,再回头翻看,依然把目光定格在21讲——“穿插引进,巧用资源”。
特别赞同余老师的这句话: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有穿插就有起伏,有穿插就有波澜,有穿插就有扩展,有穿插就有新的吸引力。首先余老师特备赞誉魏书生老师在这方面的教学运用,他认为魏书生老师是运筹的高手,他的学生,正是在这种多方位的“穿插引进”之中,透过语文课本,看到了更加深刻、更加广阔的世界。接着,余老师给我们明确解释什么是“穿插引进”。所谓“穿插引进”,就是配合教学内容,或靠近教学主线,或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有机地“切”进一些与课文学习相关的内容。这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是一种优化课文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结构的手法。最难得的是余老师列举了“穿插引进”的“表达作用”:
1.插进简洁的背景资料,自然圆润的导入课文。
2.分阶段插入简短的音像材料,艺术地切分课堂教学的板块。
3.有机地插入简短的文字材料或音像材料,以增加学生对人、事、物、景的感受。
4.有机地穿插故事、音乐与画面等内容,改变教学节奏,活跃教学氛围。
5.贴切地插入配读短文,增加教学的厚度。
6.插入有关“示例”,对学生“举例说明”,让学生模仿学用。
7.结合课文内容插入相关的文化科学自然常识。
8.穿插阅读方法的指导文章,用资料助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自学。
9.穿插教师的稍大段落的精彩演讲,以优化课堂情感氛围,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10.插入相关资料,烘托课文中的人物或事件。
……
每读一遍,我的脑海中都不禁浮现出我身边运用此法的成功课堂:
在“永城好课堂”的课堂展示中,李曾曾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很好的体现了余老师所说的“穿插引进,巧用资源”法。在音乐《明月几时有》的歌曲渲染环境氛围后,引入本课。“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句话在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给本词高度的评价,从而先声夺人,让学生明白要学中秋词,这首就是词作中的珠穆朗玛峰!同时自然圆润地导入课文。接着用苏轼自己的话:“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点明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诗歌学习的主要方式方法:读书。在“有品有析,读出情感”之前,补充苏轼写作这首词的背景: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处处遭受排挤和打击,故自求外放做地方官。在地方他勤政爱民,处处为民着想,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同时,他对朝廷政局也深切关注,既想留在地方造福一方,又期望重返朝廷,心情复杂。写此词时,他已经41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辗转各地为官,政治失意,壮志难酬。时逢中秋,他一饮而醉,想起七年未能相见的弟弟,感慨弥深,遂作此词。这样的背景介绍适时、恰当,既不像以往教学时候开篇介绍背景那么俗套,又不是连连追问学生做无用功,而是当用则用,和谐的穿插,目的明确,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此时此地,苏轼的处境,对亲人的思念,其中况味,品一品,析一析,才能够更加细腻的体会此人情感,从而达到“读出情感”的要求。
这时候,我的眼睛又落到这个表达作用上:穿插教师的稍大段落的精彩演讲,以优化课堂情感氛围,渗透思想情感教育。它让我想起我校老师袁芳的课堂:《我的母亲》。袁老师在讲授课堂时候,让学生明白课文以母亲的“忍”字组织内容,分析母亲的隐忍、不易。在拓展环节打出胡适先生的诗歌《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全文如下:往日归来,才望见竹竿尖,才望见溪桥,便心头狂跳。遥知前面,母亲望我,含泪相迎:“来了?好啊!" ——别无他语,说尽心头悲欢无限情。偷回头,干眼泪,招呼茶饭,款待归人。今朝—— 依旧竹竿尖,依旧溪桥, 只少了我心头狂跳! 何消说一世的深恩未报! 何消说十年来的家庭梦想,都一一云散烟消!只今到家时,更何处寻他那一声"好啊!来了!”这首诗以对比写法表达出永远无法再见母亲的失落、心痛。袁老师非常机敏,当场请我校两位朗诵高手——苏涛老师和李洁老师朗读,老师的朗读有情有味,极其具有感染力,学生的掌声响起时,也在听读中又一次品味胡适先生对母亲的沉痛感念。
另外,我校老师贾丽萍的赛课展示课《乡愁》同样很好的运用“穿插资料”,深化了余光中对母亲逝世的伤悲、对祖国不得统一的痛心之感。
期中考试之后我们就要进行第三单元的学习,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环保”主题单元,我准备在上课时候运用此法设计其中两课,希望可以让阅读课表现得丰满厚实,或思想深刻。我也会记住余老师的告诫:在设计、运用这种思路时候,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和谐地穿插”,所穿插的内容一定要有明确的“表达目的”,要恰如其分;二是要“适度地穿插”,适度地利用资源,以免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感谢余老师,用他的十年,凝聚成我们重塑课堂的灵丹妙药;感谢孟老师,给推荐这样一本极具指导性的专业书籍,让我如同找到上山的拐杖、扶梯;我会继续研读,提升自己观课的高度,也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