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也未尝不可

发布时间: 2019-07-16 15:30:08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打破常规也未尝不可
  
——《万万没想到》读书笔记
  
卢芳
  
  《万万没想到》这本书万维纲用科学的方法,带领我们用理工科的思维理解世界,读着新奇又能让人掩卷长思。
  
  在“反常识思维”中讲到:常识思维指的是文人思维,以道德为标准。现代社会会延伸出另一种思维:“反常识”思维,又称为“取舍思维”,讲的是兴一利必生一弊。在“别想说服我”中讲到:人做判断有两种机制:一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二是“律师机制”,先有结论再去找证据。大多数人是“律师机制”,爱看能验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直接忽略不符合已有观念的东西。如:电视和新闻给观众想要的东西,比给观众事实更能赚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得不到真相!而且自己也想得少。
  
  在“回音室效应”中讲到:只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如何修正?约翰逊说:“改变对信息的消费方式。主动刻意消费,吸收有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观念的肯定。如自己吃木耳和鱼腥草的态度,因为偏执而盲目的吃。又如到操场盲目的傻跑,直到体育老师陈斌告诉我们正确的健身方法。了解到更多的健身知识,才知道一定程度的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结合方能有效减脂。所以约翰逊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放下所有的偏见,不带论断去体察现实,尤为重要。
  
  在“坏比好重要”中讲到。人们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这是“损失厌恶”,负面偏见的一种。大脑中有一个特定区域:“杏仁核”。这个区域兴奋了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这是人的本能。千万次表扬会因一次批评而全部抹杀。而有一些人,能够超越本能,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带来偏见,所以不轻易纵容自己这种情绪,不会被杏仁核绑架。情绪是有用的,无好坏之分。如果我们能做到把情绪和决策分开,不去刻意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让它健康自然地释放,而又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决策机制,这样则能两全其美。若我们感受到自己有情绪时,放下所有外界的意识,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绪,更能把情绪一贯带来的行为分离开,跳出情绪的行为,更能释放自我。比如昨天下雪对我的心情的影响,很期待这场预报的“暴雪”,晚上起床看了好几次,在上带着失望的情绪上班。直到中午这场雪姗姗来迟,可是我的心情好了很多。我还是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中讲到“随机”。概率论的思想是有些事情会无缘无故发生。管理者通常会在出事之后要求全体反思,下不为例。而弗莱德汉森在《重来》中讲到,不要一看有人犯了错就为此大张旗鼓制定政策纠正错误。那样只会把错误变成伤疤。正确方法是告诉犯错的员工这是一个错误,然后就完了,偶然的错误和成绩不值得深究。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学生考试成绩很差,我不该反思吗?学生不该反思吗?这就涉及到是偶然或总是如此,若是偶然,那么自责程度就该大幅降低,若是三番两次,那么其中必有缘由。不可否认,我们需要借着失败来完善自我。
  
  在“赌徒谬论”中讲到完全独立的随机事件,意味着下一次的结果和之前所有的结果没有任何联系,已发生的事情不会影响未来。“大数定律”告诉我们足够多次的随机实验,相同结果出现的频率等于它的概率。但是“随机性”不等于“均匀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犯赌徒谬论,比如躺着也中枪;以为自己买绿茶之前总是不能“再来一瓶”,下一次肯定会“再来一瓶”,还有打麻将,总觉得下一次一定会赢。
  
  书中还有很多实用新颖的观点,如“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笔记本就是力量”“用强力研读书”等等。这本书我有百分之三十没有读懂,我还需要慢慢消化吸收,真正影响我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