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由“面”到“点”-----让孩子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发布时间: 2019-07-12 16:54:19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由“面”到“点”-----让孩子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张瑞瑞   常明工作室成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环境,从而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班级环境是幼儿在园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与班级环境发生着互动。因此本文就如何以“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为理念,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从环境创设的主题产生、内容来源等多方面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师幼之间合作伙伴的关系。
 
  一、班级墙面布置中的师幼合作
 
  以往,老师们在环境创设往往还习惯于先确定主题然后寻找各种资料,内容都是老师的想法。而作品几乎都停留在观赏型,艺术型和教师的才艺展示上,使环境脱离了幼儿的自主动手能力,教师也取代幼儿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掌管者和使用者。如何让幼儿要参与到环境的规划和布置中,成为环境创设真正的主人。教师应让幼儿参与策划,让他们说说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幼儿、教师共同收集各种有关资料,然后让幼儿去布置这些图片和作品,在参与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如:已有两年的传统文化基础的班级幼儿和教师,共同商讨出室内环境主题要以民族传统为特色,并把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武术、青花瓷、旗袍、脸谱等中国风元素相融合进行环境创设。内容确定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拿到班上进行讨论并出方案。怎样将自己喜欢的民族传统经典展现出来又不失童趣;在色彩的选择上要有代表但不能过于花哨;要统一,要有整体性,营造和谐的民族文化风格班级氛围等等,这些设计要求都是在孩子们的一言一语以及教师的梳理和引导中产生。幼儿在整个探究和创作中,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内心的情感,也从而在自己的作品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同样室外互动墙相对于主题墙来说更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其创设更应统一规划。如我们大班都在一楼,所有班级幼儿户外活动以及家长接送幼儿都会从此经过,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了解幼儿的所需,大班幼儿通过讨论认为弟弟妹妹们年龄小,最需要安全方面的知识普及。于是就决定制作出安全教育互动墙。孩子们在走走看看,说说玩玩的过程中了解到基础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更重要的是大班幼儿制作的童真童趣的作品,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而且在创作过程中,老师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同他们一起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组合。当孩子们看到整个主题互动墙创设完成的时候,兴奋极了。他们被这种环境布置的形式所产生的特有艺术美深深吸引,也使孩子们也增加了创作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充分发挥出幼儿作品的创新性和教育性功能。
 
  二、“由面至点,由墙面到区域”的幼儿主导地位
 
  《指南》强调要创建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拥有这样的观念,我们就不会将环境设计仅仅等同于墙面设计,而是要将其与材料、活动联系起来,以一种更开阔和综合的思路考虑问题。幼儿进行游戏划分的各个区域又是什么样的地方呢?“墙面”和“区域”是否形成了一个意义的整体呢?所以说它不是我们小时候出的黑板报,不是高高在上的宣传栏,而是一种主题情境,立体地、全方位地、渗透式地对孩子的探究和体验发挥效应。
 
  我园把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的、常态性的教育活动,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区域活动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探索创造了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在布置区域环境时,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充分体现幼儿是班级环境的主人。如在秋高气爽的秋天,自发分组讲述自己对秋天的理解。为扩大幼儿展现自己并与人交流、沟通的空间,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围绕秋天创设每个区域的主题,内容由孩子们自己确定。在热烈的讨论中,通过了以画和剪贴的形式完成了这一幅幅树叶剪贴画。还有用卡纸和彩纸制作的千姿百态的菊花,有用棉签抹出的一串红,有用水粉画出的瓜果蔬菜。幼儿在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区域游戏活动进行中产生的作品,通过分享交流后,孩子们有处置自己作品权利,可以自由选择美化区域环境或者带回家珍藏。为了使每个幼儿达到教育的公平,不是挑选部分“优秀”作品呈现在区域里,而是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权利,给他们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有的放在工作台上,有的挂在展示架上,有的搁在柜子架上随时分享,做到真正有价值的幼儿学习天地。区域环境布置增强了每个孩子创作的兴趣和信心,也成为他们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用武之地。
 
 
 
 
 
  虽然说: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我们突出环境育人的特点。但是幼儿教师作为观察者,重心绝不在“环境”那里,而在“幼儿”身上。如果我们为活动室的布置、装饰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孩子,来观察孩子做事情和玩的时候到底需要些什么,缺些什么,喜欢些什么,讨厌些什么,来思考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那么所谓的“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就难以实现。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把环境的创设交给幼儿,教师从策划者、制作者转化为启发者、支持者,不必为标新立异地设计各种墙饰而大伤脑筋,可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对幼儿的倾听、观察、反思和回应上,让墙面、区域环境条件为幼儿的活动服务,而不是活动为环境服务。
 
  瑞吉欧教育强调,在班级环境创设中,由室内到室外、由面到点,要处处表现出儿童的身份和形象,要努力传达出积极主动的儿童形象。在以儿童为主体的环境创设中,每个孩子蕴藏的巨大潜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充分体现了幼儿群体间、个体间的心灵撞击,闪耀着幼儿创造的火花。教师是孩子们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使班级环境创设都成为孩子自主学习和充分发展的坚实阶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