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课堂语言需推敲

发布时间: 2019-07-12 13:49:32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教师的课堂语言需推敲
  
河南省实验小学   徐艳霞
  
  案例1:
  
  教学《江南》一课,教师带领学生赏读第一行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请大家看图,想一想:“何田田”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碧绿。
  
  师:非常碧绿。你呢?
  
  生:莲叶一片一片,很多。
  
  师:莲叶一片一片,很多。采莲姑娘采了一船的莲蓬,高兴不高兴啊?”
  
  生:高兴!
  
  师:那我们就高兴地读一读这句诗吧。
  
  案例2: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一课,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哪些语句表现出了“虎门销烟是一伟大壮举”?
  
  生:我从“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这一句,知道了当天前来观看的人特别多。尤其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这些词语,足可以看出虎门销烟是一件大事。
  
  师:(竖起大拇指,激动地)你说得很好,真是太棒了!
  
  生:我从文员官员“身着朝服”可以看出大家对虎门销烟这件事非常重视。
  
  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好,非常好!你真了不起!
  
  ……
  
  案例1中,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总是自觉不再觉地再重复一遍学生发言内容,然后才给予评价或引导。这是为了强调学生的发言,还是教师借助学生的发言缓冲自己的反映?从课堂实际来看,这种重复学生发言的情况,大多数教师是没有意识的,没有什么用意。其弊端是无谓地浪费掉宝贵的课堂时间。课堂上,我们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学生发言的次数是很多的。每次学生说完,教师就随即重复一遍,一节课下来,教师会多占去多少时间?会减少学生多少思考、交流的机会?而且这种做法 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不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的坏习惯——每次学生言罢,老师都会“复述”,听老师重复不更清楚嘛!久而久之,也会给学生造成“我发言是说给老师说的”等错觉。课堂上,老师成了中心,课堂对话变成了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点对点的单向交流。这种结果就违背了我们倡导的“生生互动”“全员参与”“多元评价”等教学理念。因此,个别学生发言时,教师要提醒大家倾听别人的发言;学生发言后,教师要组织大家评价发言人的表现,表扬优点,指出努力的方向。而不能是老师一个人在“接球”。
  
  教师的一些课堂提问语言——“高兴不高兴啊?”,还有“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明白了吗?”“喜欢不喜欢?”等,学生不需要思考就可以随声附和。这样的师生对话是表面现象,看起来热热闹闹、整齐划一,但对激发学生思维没有实质意义,应尽量避免。在指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情感时,可以让学生去想一想:“采莲姑娘看着碧绿的荷田、满船的莲蓬,心情会怎样呢?”然后,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或“高兴”,或“幸福”,或“满足”等等,真实而生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学生发言中该强调的话,可以说;没有用的话,不要说;凡是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不去问。
  
  案例2的主要问题是教师评价语言不准确、不具体。“非常好”“太棒了”“了不起”这些语言,笼统模糊,不知所云,针对性不强。被表扬的学生“一味”高兴,但也不知自己的哪一方面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其他学生更是糊里糊涂。如果换为“你抓住了关键词语、关键语句来谈体会,你真会读书”,“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人物的衣着就读出了今天是个隆重的日子”,效果就迥然不同了。因为教师在评价学生发言时,强调了学生的读书方法,肯定了读书时要关注细节的良好阅读习惯,在表扬发言学生的同时,也艺术地对其他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
  
  教师评价语言还要体现引导性,即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顺势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新的问题,达到感悟语言、升华情感和陶冶情操的目的。“此时此刻,你会想到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最想说点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这种打破“一来一往”的师生对话,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内涵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例如,学习《钱学森》一课中的生字“裕”时,有老师这样引导:
  
  师:谁能从“裕”的组成部分来说说这个字的意思?
  
  生:左边是个衣字旁,右边是个谷子的“谷”。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有衣服穿,有粮食吃,就是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师: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哪个四字词语呢?
  
  生:丰衣足食。
  
  师:是啊!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都得到了满足,我们也要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这才是幸福的人生呀。
  
  这样的解读拉近了学生与这个字的距离。这样的师生对话,无论是学生发展认知能力、积累语言,还是建构价值观,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此文发表于2013年《小学教学》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