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发布时间: 2019-07-11 14:47:27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名师工作室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李慧转
  
  【摘要】
  
  河南省李慧转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12月。名师工作室由领衔人、核心成员、发展对象三级梯队,全市各县区共60多人组成。在各级领导及专家的指导引领下,名师工作室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校本研修中遵循着“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反思提高为特征,以同伴互助为宗旨,以专家引领为契机”的工作思路。从前期调研、建章立制、运行实施、反思改进、推广应用等环节,有条不紊地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工作。经过近几年的不断研修反思,探索出了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工作室“混合式”校本研修,很好地促进了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也带动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混合式校本研修     专业发展
  
  工作室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以“混合式”研修培训为主,有效整合“讲授、诊断、行动”“参与、分析、分享”、“任务、自主、合作”、“体验、实践”等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员在不同的参照系中找到自己的节点,实现“讲授、参与、分享、合作、体验、实践、反思”的一体化培训。
  
  一、专题研修、注重实践
  
  采取集中辅导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学员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以学员的学科能力提升为核心,突出课堂教学实践中问题特征与方法价值,关注学员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学员困惑。与此同时,开展对于课程标准、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核心关键词的问题研究。通过每位学员对人教版、苏教版、青岛版多册教材的研读,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并思考编者如此编排的意图、目的。定期在工作室网页上发布读书心得。引领学员在体验中提升文化底蕴,提高教学素养。
  
  二、专家讲座、注重引领
  
  工作室聘请省内外教研员或有关教育专家、学者开设讲座。讲座内容既可以是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也可以是就本学科中的某一课例中的具体实际的问题展开。这样的辅导讲座具有新颖的内容、很强的针对性、丰富的信息量,较强的现实操作性的等诸多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拓宽教师们的视野、丰富理论知识、转变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自觉进步提高。
  
  三、依托“和乐课堂”开展教学风格研究
  
  1、打磨一节特色课堂
  
  综合各版本教材内容,设计一节课,制定磨课计划;认真组织课例打磨的实施全过程;负责人对学员给予充分指导,群组其他学员及时参与研讨,及时调度打磨进程,撰写磨课总结。
  
  2、开展教师教学风格研究
  
  一切的理论皆要经过实践的论证才能证明其的有效性。教学教研工作尤为如此。教师应该是教学观摩的具体实施者。应该是一种带有指导性的去现场观课、磨课并予以指导。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教学观摩,不是表演课,不是作秀课,而是原生态的真课,常态课,在此基础之
  
  学员进行内省性的课堂研究,研究自己的课堂,反思调整自己的课堂,总结归纳自己的课堂,写作提升自己的课堂,在“我的模式我的课”的基础上,坚持上研讨课、研究课。通过观课,课后评课,再次磨课,研讨与指导,共同去发现课堂的不足与差距,一起去研讨解决的策略与方法。突出一项,改革一项,研究一项、获得一项,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名优帮带。青教培养,在“传、帮、带”中实现教师的共同进步与成长。这种方式主要通过名优、骨干教师指导培养对象将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成熟,在能完全胜任自己的本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4、构思并参与科研课题
  
  工作室以“和乐课堂”为研究抓手,依托省级课题《名师工作室“混合式”培训模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研究》为载体,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常规课堂,研究典型课例,开展深度同课异构,打磨精品课堂,营造学员参与的情境,让学员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介入到活动中,从而获得教育经验,在研讨中,在多元视角的研讨和观点的碰撞中提升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网络研讨、注重交流
  
  开展网络研修活动,通过河南省李慧转名师工作室网站、平顶山市教育局鹰师联盟(李慧转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网站、博客、qq群、李慧转名师工作室微信群、名师微博等平台,建立全方位的网络研修机制。混合式研修的起点是教学问题,其目标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通过混合式研修我们可以做到:第一、教与学的结合:首先是向自已学习,以网络为平台的培训课程和研修资源为支撑,不断设计、反思、改进,实现在“教中学”。其次是向专家和同伴学习,把自已的问题和案例在线上分享,获取专家和同伴的指导和批评,在碰撞、交流、研讨中,分享践智慧,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教与思的结合:首先是教前反思。发现问题——诊断问题——探寻策略,并预期效果。其次是教中反思。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效果评估和策略改进。最后还应教后反思跟进,从而形成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第三、教与研结合。“问题即课题”,要把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作为“小课题”,与本校同事、与网络同伴互助合作,进行案例研究,实现经验提升和转化,发展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发表在2017年《都市家教》
  
  参考文献:
  
  1、《混合式研修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蒋国珍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
  
  2、《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黄荣怀,周跃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3、《混合式教学成功手册》 冯菲,刘玲   北京师范大学,2013.2
  
  4、《教师怎样进行校本研修》严先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5、《和周老师一起做校本研修》周步新   宁波出版社,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