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外阅读的教育魅力

发布时间: 2019-07-11 14:22:12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数学课外阅读的教育魅力
  
金水区实验小学  宋君
  
  数学知识的科学性较强,数学的文字叙述总是要求有理有据,数学的特点要求学生逻辑严密。而在课外数学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字看到背后完整的推理过程。每次的数学课外阅读都是一个精细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思维严谨,逻辑演绎准确。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科学技术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通过数学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更能具体地认识数学对现代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更真切地体会数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更深刻地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课外阅读课程的不断实施中,促进数学阅读课程不断走向深入,作为数学课外阅读推广人的我也不断地体会着其中的幸福和快乐。
  
  回顾开展数学阅读的日子,我彷徨过、退缩过、放弃过,但我坚持着做下来了。在这近10年的时光里,难忘我校阅读团队的支持,在很多关心数学课外阅读同行的支持下,在众多报社编辑的支持下,我一直思考着、研究着。从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做数学阅读,到不断查找资料,再到编写自己的数学校本课程——《数学智慧阅读》,到2013年,在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课堂观摩展示我的数学阅读课堂教学,在新世纪小学数学高级研修班,在导师蔡金法教授、王明明、王永等专家的引领下,我开始在研究中提升数学课外阅读的内涵。
  
  2015年,数学课外阅读被立项为郑州市重点课题进行研究,2016年,《小学数学课外阅读策略的行动研究》在河南省立项,我不断提升课程研发的思考和实践。这一路走来,收获着百般的滋味,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数学课外阅读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在和孩子一起做中让我的数学课外阅读课程成为了具有特色的课程。在开展数学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有幸成为校讯通数学课外阅读的专家评委。正是这样的行走,我辅导学生撰写的数学阅读故事、小论文等先后在CN刊物中发表近200篇(近6.5万字),我撰写的数学阅读资源也发表了200余篇(近10万字)。这些都是和学生在开展数学课外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思考。
  
  我利用名师工作室研修学员对其所在的6所小学的师生进行了访谈,我们梳理了近百名小学生的阅读调查结果。
  
  在访谈结束后,我们发现,学生还是很喜欢阅读的,只有2%的学生不喜欢阅读,94%的学生乐意通过数学课外阅读了解有趣的数学,开拓自己的视野。90%的学生认为在数学课外阅读中,主要的困难是不知道该如何阅读,找不到阅读的方法,8%的学生认为数学课外阅读只读故事,不会思考。学生数学课外阅读更多的是习题类的内容,偶尔布置“看书”的阅读作业。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课外阅读几乎为零。
  
  作为数学课外阅读,老师到底如何做才能促进学生进行智慧的思考,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阅读思考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做好批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充分协同参与。在数学课外阅读中,倡导学生运用各种符号把重要内容做好记号,引导学生寻找“批注点”。批注点可以是难点之处、独特思考之处、情感共鸣之处、阅读空白之处、思维困惑之处……在批注时,我们还可以采用眉批、首批、侧批和尾批等形式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图例或实例解释阅读内容中抽象的表述,等等,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批注,深入理解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促使学生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
  
  进行数学课外阅读批注,是学生个性化数学阅读的具体体现,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的深化,是以书面形式表达阅读体验的数学阅读活动。数学阅读的批注是对阅读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二、绘制数学连环画,把“数学语言”翻译成直观画面
  
  数学课外阅读由于数学课外读物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在课外阅读时,要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
  
  数学连环画以其独有的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欢迎。连环画借助于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眼前展现了数学世界,从而激起了他们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数学阅读交流会,使阅读活动走向深入
  
  数学课外阅读书籍中的语言可以说是通常的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数学课外阅读常要求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而这也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他阅读课程最主要的方面。
  
  在班级数学阅读一段时间后,我积极将数学课外阅读的内容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在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阅读内容的理解,也强调了数学阅读过程中的思想和方法。
  
  四、数学故事的改编,让数学思考走向多元
  
  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故事改编。改编的时候先确定中心,然后根据中心构想数学故事情节,接着进行创作。这样的改编和续写在读懂原来数学故事的基础上,以原来数学故事的结局为起点,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写出原来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阅读了《从比萨开始变量、表达式和方程——数学无处不在》后,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了改编。
  
  学生在数学课外阅读后,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改编,续编出符合阅读内容,有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思考的续编内容,这样的续编,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感悟,在不断的思考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阅读是思考、是理解、是收获、是人生必然的经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课外阅读,也就没有风和帆。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数学课外阅读,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也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数学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阅读的策略,而且提升了阅读的质量,真正通过数学课外阅读课程,开启学生的幸福童年,引领学生进行智慧地阅读,奠基终身发展。
  
  总之,作为一位数学阅读推广者,我与学生、家长一起阅读、一起成长,让阅读引领精彩,让阅读奠基学生的终身发展。
  
  (本文发表在表在2017年10月10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