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快,众行远”,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多文本阅读”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新型态,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为语文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和巨大的影响。
一、为什么开展“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
1.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现代社会,提高民族素质和文化底蕴,无疑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时尚。著名学者朱光潜曾如是说:“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史。”虽然这只是学者表达的个人观点,但细细揣摩,却不无道理。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深知阅读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作用。
2016年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一个核心, 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的“文化基础”部分,分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这两点尤其需要通过多文本阅读来实现。阅读带给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借用南美英博士在《晨读10分钟》里描述的观点:“阅读时需要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包括:词汇能力、专注力、理解力、归纳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推理能力、批判思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能力不足的状态下学习的孩子,不就是在用断裂的的锄头锄地,往底部有洞的缸里倒水吗?”多文本阅读强调多读,补阅读量之不足,增强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多文本阅读强调会读,在多篇文章的对比性或联结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当下,根据立德树人的要求,强化人的素养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精神,注重学科育人价值,需要确立并构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并将“核心素养”的内涵落实到语文课程与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所逐步形成的语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那么,与传统阅读教学中通常的单篇课文教学相此,多文本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会有什么帮助,或者说能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呢?人们通常认为,文章不是一篇一篇地读,而是一组一组地读,这就是多文本阅读。其实严格地说,多文本的“文”,并不只限于文章,而指的是文本。多个文本的阅读即多文本阅读。多文本不是多个文本的杂乱堆砌或简单相加,而是将具有(或能够建立)某种关联的多个文本,按一定原则组合的阅读整体。所以多文本阅读教学,即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个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等,促使学生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关注其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等,从而使阅读由原有的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类”。这种新型阅读方式不仅可以丰富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还能极大地提升阅读品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多文本阅读教学不仅是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同时更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以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对文本往往很陌生,教师强行灌入了一些观点,并作为所谓的标准答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始终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都是多角度解读的主体。同时,教师还应当是多角度解读的引导者,通过教师阅读与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文本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质疑能力。
二、未雨绸缪,学校领导战略规划多文本实施之路。
当县教研室提出将开展多文本阅读的想法时,得到了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召开了语文教研专题会议,就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有关事项进行商议。校领导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认为多文本阅读工作必须作为学校语文教育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为了将多文本阅读活动抓好抓实,本年度我校成立了以李莉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张锋、张莉带领骨干成员鲁明霞、李金、冯琳、崔文晔、李梦寒、韩彩云、房慧敏等老师,以及由七、八、九年级语文教师组成的核心成员具体开展落实“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目标计划。语文教师作为多文本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自身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校也积极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因而,多文本领导小组商议决定每学期每人一节多文本阅读过关课,通过指导过关等手段,促进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制定实施目标,明确多文本实施之路。
1.分级段依托语文教材上的单元主题,将多文本教材和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课内完成,改变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授课方法。
阅读的文本来源跳出了教材之窠臼,它既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补充,也可完全出于教者的精心选择。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议题,寻找同类多个文本,课内加课外,1+X组元,既给教学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教学解放,同时对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通过多文本阅读,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以“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的方式,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配合“名著阅读,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为多文本阅读的推进提供动力。努力实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的目标。
4.整合多文本阅读专题,形成多文本教学资源库
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多听课,多学习,多实践,认真总结,形成精品课程,并在此基础之上完善教学课件,纳入一初语文教学资源库,以备老师课下多研磨。
四、预期效果
1.改变以往将一篇篇课文进行孤立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同类文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同一个主题进行整合,努力打造"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这种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
2.丰富“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课程资源,构建语文阅读教学多文本校本课程体系。
3.通过“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集体备课活动,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提升教师素质,落实多文本阅读教学。
1.集中培训。
学期初,开展“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理论培训,对骨干教师“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示范课例进行分析,使语文老师对“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理念有着更深入的理解。
2. 抓好集体备课。
以级段为单位依据教材分解备课任务,每次备课确定一个主题,在集体备课时研究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利用好教材这个典型范例,把精讲课文和课外多文本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教研氛围。
3. 组织交流实践。开展每人一节“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阅读实践公开课活动,反思交流,研讨得失,力争实现“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常态化。
4. 开展“单元整合?多文本主题教学"优质课评比竞赛活动,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要求广大老师积极参评,以此带动整体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改革。
5.外出学习
思想动员引领教师广泛参与,从2017年秋开始,我校多次组织教师到周口和沈丘的思源中学学习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开展,并将此教学模式纳入到常规教学中,过关课,示范课,观摩课既可以我们的教学库,又进一步丰富了多文本教学课堂。
六、实践研究的效果
1.“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两年的探索中,经过反复的学习、实践、反思、重构,积聚生成了“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四条实践原则。以“议题”为突破口,以关联性思维架构多文本阅读教学,形成了以“人文主题关联、语用主题关联、作者关联、人物关联、文体关联”等关联性思维进行“组文”,围绕某一“议题”展开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结构,较好地突破了群文阅读教学的人文主题,落实了语用主题,有效地促进了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转化与提升。
2.豫东联动省级课题多文本主题阅读策略立项成功。
3.目前我校自2017年秋开始,已经开展大型的读书交流会共13次,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多文本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持。
愿我们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深化“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中获益,提升阅读力、思考力、成长力,积淀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