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场景:老师问到一些讲过N遍的知识点时,学生依然一脸茫然,甚至矢口否认老师曾经讲过,当提起相关的故事时,恍然大悟地“啊!确实讲过。”
为什么老师讲过的知识学生记不住呢?
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可能存在学生主观努力不够或者学习方法有问题,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我想主要可能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内容不够精粹。
无论是教教材,用教材教,还是现在提出的用资源教,都存在一个内容筛选与整合的问题。学生每天面对大量涌来的新知识,他们的记忆也会有选择性。如果内容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瞬时记忆,更不会激活长时记忆中与之关联的知识,达成短时记忆。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已经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内容,与他想要学习,甚至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效果相距应该太远了。往往我们喜欢准备大量内容,生怕哪个方面没讲到,可是我们想面面俱到,往往是面面不到。学生最应该掌握的知识,往往淹没在无关紧要的冗余内容中了。因此,我们就应该淬炼我们的讲授内容,让其能够吸引住学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这也是符合记忆的“数量率”的,数量太大,会给大脑带来压力。当大脑受到压力时,体内会产生皮质醇,它会杀死海马状突起里的脑细胞,而这种大脑侧面脑壁上的隆起物在处理长期和短期记忆上起主要作用。应做好取舍,抓大放小,化整为零。这也符合“目标斜率”。总结归纳主干的、重点的内容,浓缩成短句或词语,甚至是顺口溜。有大局观,搭建知识架构,让记忆有条理,杜绝多、杂、乱。有序整理,才能有效记忆。
方法不够灵活。
讲授的内容要力求纯粹单一,教学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五类:第一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谈话、讨论、读书指导等);第二类: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参观等);第三类: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实验、实习作业等);第四类: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陶冶、浸润等);第五类: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探究等)。应依据具体教学内容,撷取最精当适用的教学方法。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告别老师单一的讲解,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有效记忆大大增强。记忆的“转化率”告诉我们,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由瞬间记忆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有一个转化过程。由感知保持到理解、到衍生新知识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之后,外来信息就能长期牢固地保存到脑海中。总结方法,摸索出适切的方法规律,能大大增强记忆效果。利用规律来加以记忆,是记忆的一个重要方面。理科的东西记忆量为什么少?因为很多东西可以相互推导,不需要死记硬背。其实文科也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像“形声字”的“形旁”都有表意作用,绝大多数“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绝大部分的“忄”旁的字都与“思想意识”有关;几乎所有的“王”(斜玉)旁都与“玉石”有关。
缺乏情景设置。
根据所讲内容,设置情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任何新知的获得,都是由原来的的知识发展、衍生或转化而来的。所以对新信息的记忆,通过和原有知识的各种形式的联想形成新旧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系统,是利于知识储存的。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在营造的特定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效果会更好。文化常识中涉及的“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学生费很大劲也记不住,常常弄混。其实给学生画个“山”和“河”的横截面,一下子就记住了。
探幽发微不够。有些知识如果我们能追根溯源,若从源头上让学生感知其意义,效果可能更好。像一些成语的出处、字的本义,学生要是有所了解定然有助于记忆。比如:学生总是把“即”和“既”弄混。从造字法的角度看,这两个字都是会意字,左边是一样的,是一个“豆”,这是一种盛肉的器具,右边略有区别。“即”的“卩”相当于一个人张着大嘴趴在盛肉的器具旁边。因此《说文解字》:“即,就食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来到盛肉的器具跟前开吃。“即”就是“就、靠近、到、开始从事”等意思。“既”的“旡”相当于一个人趴在盛肉的器具旁边,但是大嘴是朝向后边的,已经吃罢,调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所以,“既”的意思是“动作已经完成”。“即,像人就食;既,像人食既。”一个表示刚刚开始,一个表示已经结束。学生如果了解了两个字的本义,就不会 再弄混了。
刺激不够强烈。大脑喜欢色彩,如果将背景或者字体的颜色搞得绚烂、艳丽、夸张甚而惊悚一些,应该能产生较为强烈的刺激,激活长时记忆里边的一些相关信息,帮助记忆,增强效果。有时候学生在看到某个知识点的画面或者视频时,往往比记忆单纯的文字效果更好。
高估大脑能力。常听人说,大脑越用越灵活。但是大脑不是永动机。大脑也是会疲惫的,对成人来说,大脑集中精力最多持续25分钟。这样的话预示着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是有张有弛,张弛有度的。
如何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内容不同、教师和学生情况不同,很难一概而论。这里只是根据一般讲授课的情况,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供新入职的老师们参考。
一节课主要包括复习——导入——讲授新知——演练——总结(拓展)——布置作业六个环节。复习闪回旧的知识,选取一个非常合适的切入点导入都是为新课做准备的,是从已知到未知过渡的桥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这一环节不能省略,也不要耗时过长,8—10分钟足够。讲授新知时,教师应该做到少讲、精讲,用时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课堂演练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尽可能采用多变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演练,至少安排10分钟。总结(拓展)帮助学生梳理思路,重现重点、难点,向纵深及更广泛的范围延伸。这个环节可安排5—7分钟。作业布置(3—5分钟),巩固所学内容,形成学习能力。作业应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力求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期望一劳永逸。老师抱怨学生没有记住自己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期望一劳永逸。根据记忆遗忘曲线的规律,知识是会遗忘的,所以大脑记忆需要重复,每一次回顾记忆间隔时间越短,记忆的效果越好。因为多次看同一事物能加深印象,但只看一次,往往容易忘记。要长久的记忆,应该注意记忆的时间规律:10分钟—半天—全天—三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
如果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对提高同学们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应该有些许帮助。
脑科学是最复杂的,影响记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没有做过系统研究,难免失之浅陋,有什么欠妥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