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发布时间: 2019-10-26 18:03:18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康世敏
 
  教学目标

  1.理解本篇新闻稿独特的写作视角。
 
  2.品味语言,感受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独特的写作视角。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二战”之后,奥斯维辛就成了西方人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有人说,在文革之后中国人的人性自觉走向了一个高峰;而从奥斯维辛之后,西方人的人性自觉也掀开了它更加深沉而厚重的一页。最先受到战火侵袭的波兰人写到: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让战火烧尽; 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 我的故乡,有奥斯维辛。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罗森塔尔的脚步到奥斯维辛去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一)本文是一篇新闻稿,请大家回忆一下新闻的特点。
 
  新闻有狭义新闻和广义新闻之分。狭义上的新闻只指消息,比如大家学过的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就是消息。广义上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新闻特写评述等。请大家说说我们这篇新闻是狭义上的新闻还是广义上的新闻?
 
  广义上的新闻通讯可以借用文学的手法来写,通讯在时效性和新鲜性上稍逊于消息,但语言详实,内容丰富,情感更为外显,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文学色彩。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优秀的通讯报道。
 
  (二)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请大家和我交流一下你初读课文的感受。
 
  请一位学生回答。
 
  明确:震撼,残忍,恐怖。
 
  (三)老师初读课文的时候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可是备课的过程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当时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材料很多,在这里向大家展示几段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的记录材料,请大家齐读。
 
  1. 纳粹用囚犯的人皮做成手套和灯罩、用头发做成毛毯,甚至连囚犯身上的脂肪,都被刮下来做成肥皂,尸体烧完后就当作肥料。
 
  2.毒气室只需3至15分钟便可将室内的人全部毒死,每次可毒死2000人。死者都呈现一种半坐的姿势。尸体是淡红色的,身上显现出红色和绿色的点子。有的人嘴上带着白沫,有的人鼻孔流血。许多的死尸睁着眼睛,缠成一个拉扯不开的大肉坨。
 
  3. 他们对这些浑身赤裸的女囚又踢又打,放纵凶狠的狼狗,把她们咬得血肉模糊,25号囚室的院子里,经常摆着成堆的尸体。尸堆中间,不时会伸出一只手或一颗脑袋,试图从尸堆中挣扎出来。
 
  请大家说一说你读后的真实感受。
 
  通过阅读,我想问大家的是:本文的作者难道没有没有看到和掌握这些血腥的残酷的事实吗?他为什么不把这些材料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去呢?你能试着找出选文与课文的写作内容与角度有什么不同吗?
 
  三、写作视角
 
  解释写作角度:其实这涉及到阅读与写作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写作角度又叫叙述视角,是指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视角不同,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和侧重点也就不同。
 
  作者在本篇通讯报道中也借用了文学的写作视角,她想用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呈现新闻,今天我们读了课文,发现这个崭新的视角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7——15段,说一说你找到的视角。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的角度。
 
  (一)视角一
 
  是从参观者的视角来写的,他写了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的过程。
 
  问题:我们找到这个视角之后,看看作者笔下的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请挑要点说一说?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同学们分析了文章的第一视角,并明确作者用这个视角的目的是想借用参观者的视角来展示更加客观真实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再现了战争的恐怖,更使参观者的心灵受到极大震动,也传达出了作者对纳粹罪行的痛恨。
 
  小结视角一:
 
  参观者——客观真实地呈现战争的恐怖,更使参观者的心灵受到极大震动。
 
  (二)视角二
 
  作者独辟蹊径,选择了参观者这样一个视角来给我们呈现奥斯维辛。聪明的孩子们,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注意到在这些参观者中有一双特别冷峻的眼睛,他在参观者之中却又与众不同,你们能告诉我他是谁吗?
 
  学生分析回答,并可以提出疑问,教师适时点评。
 
  明确:当参观者用心去体味和感悟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的时候,作者不仅随着他们感悟那段历史,他还感悟着参观者的内心。他置身事外,却又沉浸其中,用他睿智的目光直抵参观者的心灵。他想用他独特地视角来展示人类在面对曾经的罪恶的时候,产生的情感不仅仅是血腥、恐怖、悲惨和震撼,更多的应该是反思和赎罪。这也是在奥斯维辛之后,西方的人性自觉走向深沉和厚重的一个原因了。
 
  如果说一个参观者是单称,他的反应是近景;一些参观者则是特称,他们的反应则是中景;那么,每一个参观者则是全称,他们的反应则是远景。作者如电影导演般将镜头进行推拉摇移,用他的视角给读者呈现了参观者立体而又丰富的直观感受,从而发出对全人类发出沉重的警告:铭记历史,不要再重蹈战争覆辙。
 
  小结视角二:
 
  记者——对全人类发出沉重的警告:铭记历史,不要再重蹈战争覆辙。
 
  (三)视角三
 
  同学们,在老师反复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除了感知到参观者和作者这两个视角之外,我隐隐觉得还有一些隐秘的眼睛在注视着,他们在注视什么呢?他们又在想什么呢?请大家帮我找到这些注视的眼睛。
 
  明确:作者采用死者与生者对视的极不符合常理的视角来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人类正常的逻辑思维,这个对视已不仅仅是死者对生者的注视,它还是苦难对欢乐的注视,战争对和平的注视,历史对当下的注视。
 
  过渡语:这是一个多么惊心动魄的“注视”啊。好像时光的隧道被作者不经意的一笔一下子给洞穿了。在历史穿越的那一刻,有一张带着温和微笑的目光注视着我们的人深深吸引了我,请大家帮我找到这个人。
 
  明确:这那里还是参观,这简直就是审判:是对每个人良知的审判。美好,希望,梦想,瞬间就被罪恶扼杀,姑娘的这双微笑的眼睛不仅对人类罪恶的拷问,也是对未来的思索。作者选择这个视角应该是在痛定思痛之后,是对当下活着的人们该向何处去的终极追问。
 
  师:现在请大家用我们的灵魂和良知去回答这个追问: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写一写: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请大家展开联想与想象,写一段话,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50字左右。(幻灯片打出)
 
  课堂练笔:写一写,学生写3分钟左右。
 
  作品展示:1、2、3 ,学生诵读自己的作品。
 
  教师评价学生作品,并通过学生的作品明确这个视角的最终意义:人性的沉沦是如此可怕,人性的堕落需要拯救,铭记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小结视角三:
 
  死去的囚徒(姑娘)——写出人性的反思与人性的自觉
 
  四、总结
 
  在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的前提下,作者只能走上那个时代的思想高地去俯瞰反省那段无法过去的残酷,他的新闻必须是深度报道,他要报道事实,更要萃取真相,提供价值认识,他在用思想的“眼睛”带我们参观奥斯维辛。
 
  如果说参观者的参观是视角的第一层,那么作者对参观者反应的观察则是第二层,而死去的囚徒与参观者的对视则是视角的第三层。最终这三层视角就构成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全体而共同的人类视角。
 
  罗森塔尔以他与众不同的崭新的写作视角,层层深入,直抵人的心灵,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充满人性的温度,别具一格,终获普利策新闻大奖。委员会给它的颁奖词是:
 
  (生齐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过渡句:真是不愧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他用三个不同层次的视角告诉我们他的思考。当我们的心沉静下来,能不能找一些奥斯维辛当下温暖美好的的细节与大家分享。
 
  讨论探究:
 
  为什么作者要在新闻结语部分重复来写这个场景,请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明确:一切都仿佛是时候了,1958年的世界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奥斯维辛:从涕泪之谷的绝望中寻找雏菊怒放的希望,从毁灭的废墟中重建价值与秩序的奥斯维辛。时代就这样悄悄地将渴望与使命深植在罗森塔尔的新闻报道里,十四载之后的1958年,人们痛定思痛,在人性曾经泯灭的废墟上重建价值与秩序,迎接和平时代的到来。
 
  学生齐读第最后一段,结束本课。
 
  五、作业
 
  看信件《德国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给校长的一封信》,谈认识,课下形成200字左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