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风格——我的解读

发布时间: 2019-07-16 16:42:38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名师教学风格——我的解读
 
  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  葛庆霞
 
  最近看到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名师”竟然成了教育最大的“泡沫”!请走出“名师”回归“良师”》,我不想评价它的是与非,我只是在思考,近些年各级名师不断涌现,作为名师队伍中的一员,我在想,名师究竟名在哪里?
 
  一、躬身教学一线,展现名师风采
 
  观点:名师名在教学,失去教学这块儿肥沃的土壤,名师没“名”可言。
 
  自1984年许昌师专毕业至今, 30多年来,我一直承担高中化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每周16课时的工作量。特别是被评为名师后,我仍然躬身教学一线,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在2010年高考中,我们班67人参加高考,有48人上了一本线,其中,侯晓红被北大录取,魏冰被中科大录取,再次刷新南乐高考最好记录。在2012年高考中,我们班54人参加高考,有47人上一本线,其中有11人被西交大、武大等985院校录取。2008年我成为濮阳市首届名师;2009年,我在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过关斩将,荣获一等奖,让评委们领略到了濮阳名师的教学风采;2011年通过培训、考试、答辩,我成为河南省教学名师;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专家;2015年被评为中原名师培育对象。名师、名师工作室促进我成长。2017年我带的学生又要奔赴考场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我是高二时接的这届学生,在高二升级考试中,我校以总成绩高出第二名22.8分,化学单科成绩高出第二名8.2分名列全市第一。
 
  让我引以为荣的是,直至今天我仍屹立在讲台上,分享着学生成长的快乐!直至今天我仍没有做老师的倦怠感,相反,倒是觉得当老师真好!
 
  二、独特教学风格,无愧名师称号

  追求:走出校门的学生,不因你曾是他的老师而懊恼,相反,因你是他的老师而骄傲!
 
  1. 德育为先
 
  我们一直搞课改,想通过课改解放学生,可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压力好像越来越大,学生不健康心理好像越来越严重,每每看到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每每看到师生矛盾的激化,作为老师,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出现问题,我觉得从我们教育自身来说,并没有落实好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注重了智育,忽视了德育。作为教师、作为名师,我身体力行践行着全面育人的方针。
 
  (1)“学优生是老师的骄傲,学困生是老师的牵挂。”
 
  “学优生是老师的骄傲,学困生是老师的牵挂。”这是我告诉学生的,也是我尽力去做的。我的学生中最让我牵挂的往往是最需要帮助的学生。也许他们不会给老师带来名利,甚至会拖班级的后腿,但他是我的学生!除了帮他我别无选择!这是老师应尽的责任!我带的94级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很有个性:成绩不好,性格执拗,不善交往,但体谅家人,很正直(会考试时宁肯考不过也不抄袭别人的试卷!),这位学生很让我牵挂。大年初四,该班十几位学生小聚,该生参加,知晓该生目前生活状况,令我感到十分欣慰。
 
  (2)“你对我们最好”
 
  这是外籍生临走前对我说的话。大约十几年前,由于我们学校的教学成绩比较好,吸引了一些河北籍的学生来我校复读。他们不在河南参加高考,仅仅是借读而已。入我班即是我的学生,不问出处,不管来源,一视同仁。他们临走前一一跟我道别,还有一个学生送给我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扉页上留下一段长长的文字,我至今仍保留着。
 
  (3)“宁可班级形象受损,也要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由于升学压力大,高中生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尤其是到了高三。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也为了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我号召学生大课间在校园内捡塑料瓶且带头示范、周末带学生参观我县的文物“大槐树”、班会上举行“海阔天空”知识荟萃、实习班长等。有一次,实习班长带队出操,由于实习班长的“口号”问题,使我班队列出现混乱,受到体育老师的批评,并终止了其体育班长职务。我得知情况后,不但没批评学生,反而告诉学生我要另辟蹊径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4)传递正能量,不回避社会现实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家庭中、社会中、学校中,作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同时也要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从教三十多年,在我的印象中,没有在学生面前抱怨过社会、抱怨过人生。(在其他地方也很少抱怨,因为抱怨只会徒增心中怨气,伤害自己!)
 
  (5)责任重于泰山
 
  作为老师,责任是第一位的,你每接手一个班级,就意味着你承担了一份责任,把他们带好就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记得非典期间,我班有一位学生发烧,在那一瞬间,我竟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感觉——即使被传染,我也要带他去看病!不是我不怕,只因我是他的班主任,这是我的责任。还记得,一位学生为了得个高分,考试时要么迟交试卷,要么说答题卡老师忘收,自己再交上,他的行为让老师们怀疑他的成绩。高二时他入我班学习,第一次考试又出现类似情况,我悄悄把他从教室里叫出来,了解情况,他不承认作弊,我也不追究(反正事已发生了!),但我强调:①以后不要再给别人创造误解的机会;②真实的成绩即使不好,也比虚假成绩更可贵;③在校期间,我就是你的监护人(我当时说的是“当你爹娘使的!”)。说的小伙儿直冒汗,以后再没发生类似的事。
 
  (6)葛庆霞语
 
  我带2014级学生,又想到教育新举措。教学过程中,过一段时间我会让学生记录我说的一句话,命名为“葛庆霞语”。如有一次由于记错时间,上课迟到5分钟,在下周同一天上课时,课前我让学生记录了我的小诗及附语:上周今日此室中,上课铃响讲台空,老师记错上课日,至今铭记在心中——记住自己的失误,不要让失误重演;再如,一天晚上上课前,我想约另一位老师搭我的车一起上班,结果这位老师已在学校,并告诉我具体上课时间,让我避免了一次失误。上课时我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记录一句话: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截止目前,我让学生记录的“葛庆霞语”有: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少说话,多干事;少抱怨,多理解;人要有争胜心,要胜的光明磊落,要胜的让人心服口服;自己说自己100个好,不如别人说自己1个好好;不沾他人的便宜、牢记他人的好处;没有用不到的人、没有走不着的路;不干违心的事,让心舒坦自由;在最不如意的时候要想最高兴的事,在最得意的时候要想最不高兴的事;积蓄力量,等待机遇;钱是自己的,资源是大家的,不要用自己的钱去挥霍大家的资源;用宽容自己的心宽容别人,用要求别人的心要求自己;凡事尽力而为,做最好的打算,做最坏的准备;遇急事慢慢来,急是没有办法的表现;……
 
  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育人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传授科学知识时的生搬硬套,育人需要老师们踏踏实实地去做、去引导,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你的行为,让学生从你身上感受到的是老师的公平、老师的学识、老师的人品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2.渗透“开放”思想
 
  现在的教学有知识、有作业、有训练、有考试,但唯独没有智慧。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现在的教学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技能也不等于智慧,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还有什么比品尝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再者,我们的教学过多地追求统一的答案,抹杀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少年老成,随波逐流。个性的抹杀,就毫无智慧可言。
 
  由此可见,现代教学仅仅有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已经远远不够,只有成为有智慧的教育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关注学生智慧的生成。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允许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自主地评判选择,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总之,教学理应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智慧缘于教学的开放!
 
  在教学中,尽我所能让教学开放。利用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试题(如浓、稀硫酸的鉴别等);试题评价分析多角度多方位(如平衡状态的理解等);让学生动手完成家庭小实验(如自制半透膜等);课堂上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等。我们做的课题研究《“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讨论式”教学方式实践研究》都是与问题有关的,都渗透着开放的教学思想。
 
  3.保持探究心态,研究教育教学
 
  教育是科学,需要求真!作为一名教师要保持探究的心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与现象,才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由于教育教学的生动性和具体性,又使得我们有很大的探究空间。
 
  (1)知识探究
 
  教育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感觉自己讲的很明白,有些学生还是听不懂,对此不少老师很郁闷,怎么就听不懂呢?遇到这些情况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是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利于接受、是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难以理解、还是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步伐等等,就会调节我们的精神状态,使我们由心情郁闷变成精神饱满的研究者了。我也常遇到这样的事情,“老师我听不懂”“老师我学不会”一听到这样说,我立马来精神了“又有了研究的机会”。我现在带的班级中有一个“不会”总挂在嘴边的学生,在讲化学平衡部分内容时说学不会,我说“你问了吗?”她说“问了也不会”,我说“是吗?教不会你,我不白做了三十多年的老师,你提问,我试试看。”结果她明白了!我的这位学生还常说“老师我觉得你说的不对”,我就说“咱研究研究,你说我听,研究着研究着问题就明白了。”
 
  (2)教育探究
 
  教育教学中,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抱有探究的心态,把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研究学生来,不能在表面的管理上下功夫,因为一个孩子一个样,只有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长史认真分析之后,找到“这一个”孩子的病症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作为老师,如果我们不试着去了解学生的心理,不试着去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即使我们口口声声地说着“我这样做全是为你们好”,即使我们觉得自己是爱学生的,我们也无法使学生真正从我们这里得到爱。所以,老师不但要对学生怀有赤诚的爱,还要学会表达爱的方法,这方法要从尊重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开始。
 
  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不但要了解学生表面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内心的活动。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应重视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学生的行为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然后,努力正确地理解学生,从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将会有较大的收获。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理解和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生活世界,用宽容和耐心尊重他们,用魅力教育和教育的魅力感染他们,使他们在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空间里,活力四射地幸福成长。
 
  老师在研究学生时,不要凡事自以为是,有时还真应该“自以为非”,让学生的才智、个性、能力充分地显露出来,思想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都愿意和老师接近,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想被别人肯定的意愿。在老师没有对他反感之前,学生愿意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并和老师攀谈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和老师交朋友,强烈地期待着老师的爱。有人曾形象地说:“学生就好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一样,趋向老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老师因为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没有完全明白学生真实感受前就已经把他给否定了,这样学生伤心、委屈了,甚至愤怒了。不要说“向师”了,“背师”还来不及呢,抵触逆反的情绪就此产生了。所以,要了解学生,就要多教育激励,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给予他们情感的支持,千万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
 
  老师研究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因为目标明确,了解才会深透。研究的目标可以视具体的情况而定。比如,当老师刚接到一个新班时,就应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情况,对优秀生和后进生要做重点了解分析,目的是因材施教、分类推进;选拔学生干部时,老师应侧重了解其组织活动的能力、工作的责任心和品德修养,以便任人唯贤;当学生情绪低落时,老师要重在了解其家庭影响或学生本人近况,弄清楚情绪低落的原因;当学生犯有过错时,老师应重在了解过失的前因后果,了解其心理动机,以寻求“治病救人”的良方;当学生成绩下降时,老师要尽可能全面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特征,以求教育的长善救失。总之,目标明确才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灵深处?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善于站在他们的角度,站在他们的年龄层次上,了解和关心他们。尤其是对后进的学生,要从积极方面看待他们,在肯定他们优点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满足其成就需要。要了解学生,就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想学生所想,去发现学生所好,尊重其所好,然后再来个“投其所好”。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忧伤着他们的忧伤。老师换个角度想问题,就会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就会把你当知心朋友。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老师了解学生,应重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去揭学生的短,找学生的茬,看学生的笑话。所以,了解学生时,老师要动机纯正,就算知道了学生的一些隐私,了解到学生的一些“污点”,也不要大肆宣扬,而是要思考: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如何在知情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用自身的闪光点去克服消极点,千万不要自以为持有学生所谓的“把柄”而去左右学生、控制学生,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学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4.追求自然美
 
  教师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华,没有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师生之间是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情感交流,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静静的思考、默默的首肯中获得知识。教师讲课虽然声音不高,但神情自若,情真意切,犹如春雨渗入学生的心田,润物细无声,它虽没有江海波澜的壮阔,却不乏山涧流水之清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恬静安宁的感受。
 
  我一直追求课堂的真实、自然,不喜欢课堂教学的过分修饰。我喜欢真实的课堂,不喜欢百般修饰好看不实用的公开课,所以我讲公开课时很少讲第二遍。我觉得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不在于预设有多完美,而在于生成性问题、突发性问题的处理。曾记得课堂上,讲工业制玻璃的原理时,有学生提问“反应中有气泡生成,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玻璃中没有气泡?”;讲原子结构时,有学生提问“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的概念可推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大于质量数,为什么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其质量数小?”;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有学生提问“二氧化锰是碱性氧化物吗?”、“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时为何不使用防倒吸装置?”;观察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时,有学生提问“钠的密度大于乙醇的密度,为什么随着反应的进行钠块儿会浮到乙醇上部?”;观察有苯酚析出的实验时,有学生提问“常温苯酚是固体,为什么析出的苯酚呈液态?”…… 这些问题的提出为我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升华了我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提问题,允许学生打断老师,提醒学生帮老师勘误。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从教三十多年,我带的班级的课堂气氛总体来说都比较好,学生也喜欢提问题,我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中进行的。为了增加课堂的活力,我对我的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点缀。恰到好处的课堂点缀,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主干知识,同时也可起到拓展知识面、增加课堂活力、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明白做人道理的作用。
 
  课堂教学奥妙无穷,课堂教学魅力无限,老师们,去探索吧,课堂教学的精彩一定会呈现!
 
  附:来自公开课的掌声
 
  在2003年11月份,全市高中教研会在南乐一中召开,我按安排作了一节公开课,课堂上我面对全体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结果没人回答。为了扭转局面,我微笑着说“同学们,是不是看听课的老师多,不敢回答了?其实,这正是展示你的机会,即使回答错了,也没问题……”,结果在我的鼓励下,有一位女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问题回答的也很好。在她回答完问题后,我动情地说“某某同学,你表现很好,老师为你感到骄傲!”,我的话音刚落,班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007年11月份,在全市高中化学教研会上,我再次为全市高中化学教师作公开课,这次是在华龙区高中的大礼堂,听课的是华龙区高中的学生和濮阳市的高中化学教师。也是在提问题的时候出现点状况,我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用期盼的目光看着学生,终于有学生站了起来,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我及时表扬,并顺手把兜内揣着的同事送的喜糖作为奖品发给了这位学生。顿时,礼堂内响起了掌声。
 
  公开课上的掌声是对讲课者的肯定与鼓励,在我心目中,这掌声是一份很高的荣誉,它时时激励着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