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全人教育
刘向阳 郑州七中
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快”。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加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知识的裂变、技术的更新、观念的转变、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引发着经济社会方方面面越来越快的变革。社会变革得越快,就越要求人们具有未来意识,需要人们具备对变革的适应能力,对未来的理解、构想和应变能力。而作为为未来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更加需要把发展的参照系由“现在”转向“未来”。而残酷的现实却是:学生、教师、家长仍然深陷于实用主义教育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仍然困扰于应试教育的藩蓠中而难以超脱,使教育这一原本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光明自性的轻松愉悦的生命成长过程,变成了无可奈何的疲惫不堪的应试教育的奴役过程,这一教育本质的变异使神圣的“育人为本”的教育低贱为“谋生”、“?竞争”的手段,这种“结茧自缚”成了难以解脱的顽疾,这正是当今教育的悲哀!
幸运的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已经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党的十八大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教育不但是为人立世之本,更是立国强国之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关键!
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事业像教育事业这样强烈地崇尚未来,崇尚明天。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教师应该面向未来,打造基于核心素养的全人教育。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全人教育:定义与内核
“全人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北美,美国的隆?米勒(Ron Miller)是当今提出现代意义上“全人教育”的第一人。英美和很多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整合了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两种教育观点,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其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即:“完整的人,包括人的身体、智慧、德性、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在亚洲,日本、新加坡和香港也很重视“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理想的教育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应是全人,应具备全部人类的文化,即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
在我国,2016年9月3日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
1、解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详述如下:
(1)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l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l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2)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自主发展指的是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
l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l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3)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社会参与是指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l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l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蕴含的教育思想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人教育”,是结合我国新时代的国情对“全人教育”的细化解读和发展。毋容置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渠道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解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以英语学科为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英语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甚至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既是掌握另外一种交流工具的过程,也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据此,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详述如下:
(1)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发展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依托。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丰富思维方式,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跨文化交流。
(2)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强调文化品格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加强国际理解,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另外,文化品格还包括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4)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就英语学科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细化解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测评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全人教育:原则与策略
我认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全人教育,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原则与策略:
首先,我们的教育要倡导学习内容的选取应当是符合社会发展实际,并且有前瞻性。例如,计算机从发明到普及,再到“互联网+”,云平台的建立,不仅给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也给教育摆出了诸如“平板教学”、“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课题,教学中需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承和普及,更要注重方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教育。同时未来对于每个人,既要有共性人文素养的教育,还要有个性品质、创新性思维能力、全球化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等国际素养的培养。
其次,我们的教育要注意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就是在教学课程的顶层设计要照顾到层次性发展和延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需要逐步过渡提升,应该唤醒和满足终身学习,就必须照顾到因人而异,“立足未来,以生为本。”重视不同学生的禀赋差异,让每个人能够悦纳自己,一步步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教学中要着眼于发展学生不同学科的学习力,并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诊断和尊重学生优势学科发展潜力,激发学生的志趣,能够享受学习的乐趣,自食其力并有助于个人社会需求获得感和存在感的汲取。
第三,我们的教育主旨是教书育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回避。而鉴于教育的社会性价值观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师不仅需要有明锐的顿悟力,及时在认知上补充新鲜血液,调整自己,还必须学会通过评价等教学方式的调整,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里,保证教育的有情,有趣,有效,有序。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全人教育:方法与途径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学习,要勇于改变一些东西,让自己成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者。我主张: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全人教育”,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在以下教育方法与途径上作出改变:
第一?:学会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让教育回归生活。为什么我们讲道理他们不屑一顾?为什么他们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原来,学生和我们并不拥有相同的价值观,真正的教育智慧蕴藏在生活教育之中。
第二:掌握关爱技巧,用行动表达对学生的关爱。教师对学生的爱要说出来,更要用行动表达爱。例如,班主任在端午节节假日补课请学生吃粽子。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掌握一些关心人的技巧,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第三:学会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建构。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理解和创新知识,践履道德,选择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生成新的生存境界。?例如,组织“志愿者”社团,定期开展“学雷锋”活动,建立学科节、话剧节等。
第四:学会互动技巧,互惠共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什么我们和学生的情感日益淡薄?为什么我们的职业成就感日益消减?原来是我们远离了学生,原来是师生互动模式出了问题。在网络时代,面对这些新新人类,我们需要向学生学习,我们需要蹲下身去,我们需要推心置腹,更需要设身处地。
第五:学会改变自己,不断调整心态,懂得宽容与忍耐。关爱学生就是要三分教育七分等待,所谓“静待花开”。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不要不耐烦,不要把学生逼到死角,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对待迷路的孩子要有“宗教家”的情怀。
第六:学会关爱生命,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关爱后进生,实现教育公平,天经地义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第七:学会捕捉教育时机,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要扮演“唤醒者”的角色,一旦学生遭遇挫折、发生危机,必须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振作起来,超越挫折,战胜危机。但不是包办代替,代替学生去承受困难,也不是用客观原因去掩饰和低估危机的严重性,而要帮助他们战胜危机带来的挫折感,把全身力量动员起来,去应对危机。
第八:学会以善致善,尽量减少“反教育现象”。教育过程中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是一个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二重主客体关系。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实施教育过程的方式往往决定教育结果的好坏。老师挥洒着心灵芬芳,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温馨提醒,比抱怨式的说教效果好多了。一百次耳提面命的灌输比不上一次亲历亲为的体验——这正是老师教育感化学生的妙招。
第九:学会励志,掌握有效励志方式,改变学生的人生态度。对学生的期待就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关爱。古代圣贤很多人就是在期待和鼓励中激发人生潜能而成为一代英才。每个人的励志方案必须量身定做,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心理学主张: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发扬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这一做法,“皮革马利翁”效应已经证明是可取的而且是有效的。建议大家看看电影(MY FAIR LADY)《窈窕淑女》。
第十:学会制度创新,变人治、法治为自治。现代文明最值得崇尚的就是制度文明,现代人就应该是合理制度的设计者和合理制度的遵守者。制度设计好之后,人就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执行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有情操作,使我们的教育充满温情和理性,让我们每个老师变得温柔而坚定。例如,明明看到晚自习有位学生在玩手机,被叫出来后,他说只是在看充电宝,还拿出来给你看。作为老师,你怎么办?是直接揭露他的谎言,还是给学生一个台阶下?这考验着老师的智慧。我选择的是后者。当然,教育和惩罚还是必须的。
在这方面建议大家多看看魏书生老师的书《班主任工作漫谈》。本书涵盖了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全面科学,实在又实用,是广大班主任,教师必读教科书。当然,我们还应该读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著作。
结语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让它传播到遥远的后世。”学校要让孩子天性有展现的空间,智慧有表达的机会,美德在学习中扎根,梦想在勤奋中实现。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对教育痴心不改,对学生播撒爱的雨露,就一定能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 铁肩担道义,爱心筑师魂。为了心中共同的梦想,我们教师要风雨兼程,用无私的爱心谱写普通而又伟大的幸福人生!
2019年6月8日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