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设计
许昌市第一中学 蔡水英
【课文品读】
手法多样,感情真挚
《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者也不是普通的作家,而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是大科学家,着眼于写邓稼先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他采用大手笔,有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因此文章写得不同凡响,高出一筹,一般传记作者很难企及。例如,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赞扬“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因为作者自己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以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问题。又如,课文从近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歌》,让读者跟着作者把眼光射到历史深处。因为作者是炎黄子孙,在中国大陆长大,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所以始终从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看问题。又如,作者把邓稼先同奥本海默对比,始终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写,显示出作者的全球视野,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境界。这是因为作者学贯中西,胸怀世界,所以有条件把中国和美国的顶尖人物拿来作对比。总之,由于作者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所以使课文内涵丰富,底蕴厚重,凸现了一个立体的光芒四射的邓稼先形象。
这篇文章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作者以1898年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为例,说明旧中国是怎样“任人宰割”。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作者这样写,就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绝对相信他,这是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从对比中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与小平同志表达的心声是一致的。
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这是作者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先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接着指出邓稼先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关心邓稼先肩负重任、在关键方案上签字时手有没有抖。接着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最后引述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上。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这些话是对邓稼先的总评价,同时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这一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
【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也是一篇独特的人物传记。作者以叙议相结合、对比及侧面烘托的手法刻画了邓稼先的崇高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邓稼先的赞美、崇敬之情。教读本文,以读写相结合的手法让学生感知邓稼先崇高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邓稼先的优秀品质及牺牲奉献精神。按照朗读感知、品读理解、书写感悟这样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悟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3.作者以叙议相结合、对比及侧面烘托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2.作者以叙议相结合、对比及侧面烘托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作者以叙议相结合、对比及侧面烘托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朗读感知、 理解内容—— 品读分析、总结形象——书写感悟,升华情感
预习要求
1.读课文,查阅邓稼先和杨振宁的资料。
2.体会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写作手法。
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
1.由中国的发展形势导入:今年春节流行一句话----厉害了,我的国,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回顾历史,我们由任人宰割的悲惨时代到站起来再到今天的强大,一方面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但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国防力量的强大,如我们研制出了核武器,建造了航空母舰,这些都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在这个伟大的转变中有很多科学家在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他们可能鲜为人知,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
2.介绍邓稼先和杨振宁。
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者,他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振宁:(1922- )原籍安徽,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芝加哥大学博士,历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杨振宁与邓稼先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其深厚友谊长达半个世纪。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祖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活动一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初读,提示学生注意下面字的读音,掌握文中的成语。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 殷红yān 彷徨páng huáng 鲜为人知xiǎn 夐xiòng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2.速读课文,总结六个段落的内容。(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 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 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第四部分 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第五部分 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第六部分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赞美、崇敬)。
活动二 品读分析、总结形象 (怎么写的)
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热爱祖国
⑵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⑶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⑷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
⑸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勇敢、公正、无私
⑹一封短短的信
朴实、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⑺1982年,“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总结: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⑴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
⑵对比(第三部分)
⑶以小见大
⑷侧面烘托(结合文章第五部分)
3.作者使用这些手法的作用?(为什么这么写)重点分析第五部分
先引用古文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恶劣,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烘托邓稼先的牺牲奉献精神。
运用排比句式,突出了邓稼先具有物理的直觉、数学的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
接着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
最后引述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上。
活动三 读写结合 、升华情感(5分钟左右)
小练笔:为邓稼先写墓志铭
悼邓稼先词
(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墓志铭范例:朋友,此墓中长眠着的老人,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站立”的人。他用他那“大写”的智慧,用他那“站立”的志气,使中国的大地上“盛开”了两朵“大写”的蘑菇云。从此,让中国“大写”,让中国人“站立”。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教师小结: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今天依旧响彻在我们的耳畔。邓稼先,用他的朴实的语言和满腔的热血,诠释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热情澎湃的中国心。
邓稼先,用他忠厚纯正的品质,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了荡气回肠的中国魂,让我们踏着这位名人的足迹,去开拓、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