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中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 2019-07-15 15:32:42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一面》教学中的变与不变
  
殷慧芳
  
  参加这次的市级优质课比赛,因为是指定内容,只能选第五单元的课文,我选了《一面》。读完《正说鲁迅》,我开始有些感觉。再通过多次查阅资料,我的心中开始树立起鲁迅的形象。已经记不得多少次夜里睡了醒,醒了接着备课的经历,记不清写下了多少张教案的草稿。
  
  课的设计从最开始到最后就没有改过,如果说有什么变化,一是对鲁迅的熟悉程度逐步增强,二是对每个环节的目的更加清晰,三是讲话的语气更加趋向常态化!虽然少了一点年轻时的热情澎湃,但更多了一些内心的平静!而人在保持了一颗平常心时,心中、眼中就会有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记得课堂上有一张ppt的内容是关于鲁迅逝世前四天的资料,原本我认为学生会一下子就说出来、看完的,没想到比赛现场孩子们在一字一句地读。我没有急于向下翻,一直静静地在等待,直到看见所有孩子都读完。这种做法在年轻时的课堂上是不会出现的。那一刻,我忽然很想为自己点个赞!当我们真的把学生当作需要尊敬的主体,一切就成了自然而然!
  
  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教材中的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是为完成任务而做,还是为锻炼学生用简短的话讲述一件事的能力而做,老师在课堂上的行为便是一个很好地说明。从最开始的请两三个人讲一讲,老师做评价,到后来学生讲,学生做评价,再练习说,同桌说,最后落实到笔头上,写到书上。我发现自己真的在变,不再是为自己有没有在大家面前露脸,到心中、眼里想到、看到的都是学生。这时的我,发现自己的心是那样平静,一切就像平常真实的课堂。
  
  在比赛的现场,有一个环节是我无法预料的:要求学生批画的内容,学生居然在事先都批画了!我不想多评论对方老师什么,因为她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可却提醒我们:说不定,很多精彩的生成,说不定就在这“不放心”“一片好心”中消失了。信任,才会创造更美好的境界!
  
  实践证明,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初始鲁迅》,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阅读单元大导读,明确本单元教学要求。
  
  (二)依托教材,阅读本单元教材中的四篇文章,多角度认识鲁迅。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周晔的回忆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阿累(朱一苇)的回忆《一面》,大诗人臧克家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时写下的诗《有的人》。
  
  (三)收集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多方面了解鲁迅先生。
  
  (四)利用阅览课,阅读链接《倾听鸟语》或《同步拓展阅读》上本单元相关文章,如萧红《怀念鲁迅先生》,巴金的回忆文章,《鲁迅小传》,鲁迅的《一件小事》等。
  
  (五)观赏濮存昕、张瑜主演的电影《鲁迅》,生动、直观地了解鲁迅。
  
  (六)推荐阅读整本的书《正说鲁迅》,作者北师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全方位了解鲁迅。
  
  二、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在认真分析教材之后,《一面》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用较为简洁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拓展与延伸】搜集、学习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如《给颜黎民的一封信》臧克家《有的人》等,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这“一面”为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这篇课文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二、出示鲁迅图片,交流自己看到的人物特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四、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五、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特点的语句,动笔画下来。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以及这次见面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体会。
  
  课文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紧紧扣住一个字——“瘦”。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想象,感悟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句子的含义。
  
  六、拓展学习《给颜黎民的信》,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心和爱护。
  
  七、朗读《有的人》,加深和提高对鲁迅先生高贵人格的认识。
  
  八、推荐相关书籍《正说鲁迅》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