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科
高职高专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高专奖项 > 第六专题(综合研究、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

产教融合 提升食品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研究

发布日期: 2017-02-23 14:55:42

【字体: 】 【关闭窗口】 【打印该页】
  

本成果源于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省级立项项目“产教融合,提升食品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研究”(豫教高〔2014〕101号,项目编号:2014SJGLX396),2015年项目顺利结项(教高〔2015〕1033号)。该项目是在我院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后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方面的探索。

一、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具体方法

1.破解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的问题,创新了“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合作运行体制机制,实现校企深度对接融合

 “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就是“官校企行”四方力量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行动上达成了一致性。首先,河南省政府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上主导了办学方向、层次、结构和类型,也主导专业调控和经费投入。通过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河南省品牌及特色高职院校等项目建设引导,对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行为起到一种宏观指导和分类指导的作用。

其次,学校和企业应该是共同的办学平台,尽管学校是办学的主体,但是现代企业也越来越多地扮演了主体角色,或者说起到了次主体作用,所以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建立一种“互惠机制”。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也要积极地介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解决了目前校企之间表面化、被动式合作现象。我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通过近5年的探索,与好利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探索出了适合烘焙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从最初的满足学生实习和企业用工需求,发展到依托我校焙烤实训室的实训条件和校企双方师资设立“好利来南方公司烘焙技术培训中心”,再发展到开办“好利来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再到2015年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食品加工技术(烘焙方向)的招生,最后到现代学徒制特色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好利来烘焙学院”的成立,一步一个脚印在进行深度的合作。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企业深度介入到专业的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共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共同参与国家骨干教师师资培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等)的过程,达到校企的深度融合。正是由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开展,使得我校2015年被教育部立项为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同时食品工程学院近几年利用在发酵食品方面的师资和科研条件等优势,一方面建立发酵食品科研平台,申报的河南省高校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3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立项,2015年验收通过;另一方面积极为发酵食品生产企业

开展技术服务,先后为郑州小二黑食品有限公司、郑州生源生物食品厂和辉县九大聚仙农贸有限公司等发酵食品技工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研发等方面的问题。与辉县九大聚仙农贸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了“洞藏柿子醋”产品,被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报道。这种“产学研用”立体推进合作运行体制机制,实现了校企深度对接融合。

另外,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食品工程学院朱维军教授作为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先后主持制定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标准》,用于指导全国高职院校食品加工专业建设。同时食品工程学院积极参与行指委的各项活动,先后参加了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盼盼杯”全国职业技术学校(院)在校生创意西点技术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技能大赛中获得2金,1银、4铜的优异成绩,尤其是将近两年连续在“盼盼杯”全国职业技术学校(院)在校生创意西点技术大赛获得金牌。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进“三对接”

以现代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按照“互惠双赢”的原则,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要内容的,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5551”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建立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食品加工技术(烘焙方向)创新校企共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图2),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将学院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院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引进更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计划的实施、技能课程的开发、课堂教学的实施、高新技术的研发等,达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二、成果的 创新点

1.破解校企融合制约瓶颈,在运行机制方面有创新。

成果以校企融合运行机制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纽带,系统设计政、行、校、企联动制度和运行办法,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特色教材建设、“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双主体”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服务平台建设,破解校企融合的关键问题,突破校企合作浅层次、松散型制约瓶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2.实施“三对接”,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用为宗旨,以职业岗位素质能力需求为核心,以培养食品类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推进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紧贴职业岗位需要和学生零距离就业。

3.产学研三结合,在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有创新。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新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等,依托河南省高校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好利来南方公司烘焙技术培训中心两个平台,充分利用企业、学校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培训企业员工,进行新产品研发,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三、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与郑州市好利来食品有限公司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高度认可。学院在此基础上申报的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获得教育部立项(教职成厅函[2015]29号)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现代学徒制招生试点专业—食品加工技术(烘培方向)自2015年首次招生以来,录取率逐年提高。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经验的到了省内外兄弟院校的学习借鉴,先后有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来校交流学习。

2.项目研究成果——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省内同类高职院校食品专业的开办起到了借鉴作用。先后有山西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借鉴。

3.项目组成员与辉县市九大聚仙农贸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洞藏柿子醋”及“柿子醋饮料”畅销全国,经济效益显著,产品投放市场以来新增销售收入3800余万元,新增利润460余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6人。项目组成员石明生副教授的技术服务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七套、中央电视台十套,河南电视台、新乡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