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精神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2012-03-02 16:03:09
字号:T|T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南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专业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现对进一步加强我省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科学定位,全面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改革,凸显专业特色,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加快中部崛起和河南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基本原则:主动适应、适度超前。主动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适度超前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科学规划、注重特色。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发展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注重特色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循序渐进、动态调整。综合考虑专业的层次结构、数量结构、类别结构等方面的优化,保持相对稳定。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遵循规律、持续发展。充分遵循高等教育自身规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3.目标任务:紧密结合河南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开展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级特色专业点;着力建设600个左右省级特色专业点;构建一批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集聚区建设需求的特色专业群;培育催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点,逐步建立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形成与中原经济区产业分布形态相一致的专业布局,提升我省高等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二、主要措施

  4.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引导鼓励高校主动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需求,对接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等产业,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应用型专业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加强专业的交叉渗透,强化新兴交叉专业建设,加快发展短缺专业;稳步发展基础专业和农林、地矿等艰苦行业类专业。加大传统专业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专业的新发展。

  5.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现先进科学的专业教育思想,科学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保障。要建立完善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

  6.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重点建设150个左右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7.实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提升工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引导高校发挥已有的特色专业优势,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实践成果,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特色专业对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推动各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8.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支持不同类型高校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等教育培养计划,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深化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9.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根据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和新要求,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的新课程。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广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教学方法,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研究性教学等有益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0.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专业建设需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以学科技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积极推动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

  ?11.完善专业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我省的高等学校专业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继续开展专业办学水平评估。通过评估,对改革力度大、办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和就业形势好的专业给予政策倾斜与重点扶持,带动和促进全省高校的专业改革与专业建设;对办学条件差、社会声誉和就业状况欠佳的专业,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直至撤销,促使各高校更加重视专业内涵建设,确保各专业的办学质量。

  三、保障机制

  12.加强组织领导。各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对学校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要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战略要求、办学定位和实际办学条件出发,制定科学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并分年度制订详细具体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实施计划,扎实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工作。

  1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切实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省财政设立专项经费,重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点的建设奖励。各高等学校要拓宽经费渠道,积极争取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等方面支持,多方筹措经费,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保证专业建设所需要的经费投入。

  14.完善调控机制。依托国家专业设置预测系统,联合相关部门加快建立我省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定期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等信息,为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信息服务和宏观建议。省教育厅在充分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依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确定我省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健全专业反馈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与调整机制,加大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力度,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责任编辑:]

Copyright © 2012 Haedu.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省教育网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